1.除了检查配备工具、清洁烤箱等常规步骤外,还需进行一项重要工作——空烤。
目的是为了去除烤箱内的油脂和残留物。这些杂质需要通过加热燃烧进行挥发,所以如果冒烟或产生少量异味,均属于正常现象。
2.认识烤箱的最好方法——测温
不同品牌、型号的烤箱,温度会有所差异,使用前最好用温度计测量烤箱的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是否一致,以便根据使用食谱的烘烤温度与时间进行调整,防止食物烤煳或未熟。
烤箱的上下火一致、独立控温、中途开启的热风模式,都会影响箱内的温度变化,在正式烤制前充分了解烤箱的温度,可以增加烹饪成功的机率。
3.预热,真的有这么重要?
烤箱预热,可能算是最不被重视的准备步骤了。
若是放入食材后再等待温度升高,烤制的时间会大大加长,而且食物的状态很难控制,不仅谈不上貌美,甚至口感都会受到影响。
一般来说,可按照参考食谱的烘烤温度,进行 5~10 分钟的同温预热。当然,具体情况仍要根据烤箱的型号而定。
4.烘烤间隙,可以打开烤箱门吗?
许多新手在第一次实践时,总喜欢守在烤箱旁,迫不及待想要查看自己的作品是否成功,甚至会反复打开烤箱门检查食物状态。
但其实,每次打开烤箱门,都会导致烤箱内部的温度急剧下降,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。
在烘烤过程中,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,否则就可能出现馅料未凝固、糕体中心塌陷、膨胀不彻底等问题。
5.当心冷藏过的食材
如果已经完全了解自家烤箱的真实温度,预热也十分彻底,但烤出的食物还是离“完美”差了那么一点儿,或许就和放入烤箱时的食材温度有关了。
冷藏过的食材直接放入烤箱,会迅速将箱内温度降低 10~20℃。
如果没有充足时间让食材升至室温,可以将预热温度适当调高,待放入食材后,再重新设定成实际要求的温度。
6.预留“上涨”空间
对于那些需要加入酵母、泡打粉和小苏打的烘焙类食谱,烘烤过程中食材不断膨胀的特性,可能会使整个过程不受控制。
所以制作这些“膨胀类”食物前,最好仔细熟悉下食谱,判断出各种可能性以及最佳“烤位”,留出足够的“上涨”空间。
7.不要着急断电
刚刚结束加热工作的烤箱,需要一些时间进行散热。最好待烤箱温度完全冷却后,再切断电源。
对于一些内置电脑板的烤箱,需要快速降温时,可将烤箱门进行全开散热。
但注意不要半开,否则高温的热气会直接冲击烤箱上部的电脑板,损坏内置电路。